疆域广阔的我国几乎囊括了所有地形,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五大基本地貌类型全都有覆盖。其中,山地面积最大,占了33%,其次是高原约占26%,盆地为19%,平原为12%,丘陵为10%。
五大地貌中,平原是生产力高的一种,养活了最多的城市和村落,孕育了最多的耕地和人口。
平原,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中国陆地面积约12%的平原中,大部分地盘又被三大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所占据。
有一首歌唱道:“轻轻打开地图册,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碧绿的是平原,金黄的是沙漠……”地形图中,平原用绿色标识。
那么,我们国土上这弥足珍贵的“绿色地带”,覆盖了哪些地方呢?
东北平原:除了东三省,还有内蒙古
东北平原,面积35万平方公里,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小兴安岭以南、长白山以西、渤海以北,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后两者又称“松辽平原”)组成,主要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部自治区东部的一部分。
代表性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盘锦、营口、辽阳、鞍山、铁岭、四平、松原、白城、大庆、齐齐哈尔、绥化、佳木斯、通辽。
|黑土肥沃的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北到山海关,南到“江南省”
华北平原,面积约31万平方公里,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秦岭以东,江淮丘陵以北,又叫黄淮海平原,以黄河为界,分为海河平原(河北省东北部的滦河平原,通常也被当作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和黄淮平原,主要覆盖北京市东南部,天津市大部,河北省的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区域,山东省除山东丘陵以外的区域,安徽省、江苏省的淮河流域,河南省中东部的北到漳卫河、南到大别山地区。
主要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郑州、唐山、保定、邢台、邯郸、衡水、沧州、德州、聊城、滨州、东营、淄博、潍坊、菏泽、济宁、徐州、宿迁、淮安、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开封、商丘、许昌、漯河、周口、驻马店、淮北、宿州、淮南、蚌埠。
|村落密集的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零散的平原群
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位于三峡以东、黄淮平原以南、江南丘陵以北,北到江淮分水岭,南到杭州湾以北、东到长江入海口,由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二者合称“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平原(湖口至镇江,两山夹峙的狭窄平地)、长江三角洲(包括太湖平原)组成,主要涉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
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南昌、武汉、长沙、苏州、无锡、常州、泰州、扬州、镇江、湖州、嘉兴、马鞍山、滁州、铜陵、安庆、九江、抚州、新余、株洲、湘潭、常德、衡阳、岳阳、宜昌、荆州、黄冈、鄂州、咸宁、黄石、孝感。
|水网纵横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