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变暖,北京已进入杨柳絮飞扬的季节。据了解,今年的杨柳絮对北京市城区的影响将持续到5月上旬。4月30日,有在北京顺义区的多位市民告诉记者,顺义区多个地方的杨柳絮仍然较为严重,杨柳絮遇大风起飞像下雪。
对此,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表示,北京市已开展多部门联动降低飞絮影响。除此之外,北京市也正逐年更换树种,减少飞絮的产生。
北京又到杨柳飞絮季
4月30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在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附近看到,路上杨柳絮数量与一周前相比已有所缓解。路上没风时,只剩下零星的“白毛”。而一周前,走在路上,每当起风,便能看到白色的杨柳絮接连不断地随风飞起,当时,路上不少行人都戴着口罩。
不过,也有北京市北部的市民仍觉得目前的杨柳絮数量较多,给出行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在北京朝阳区居住的纪女士介绍,从清明节后,她感觉北京的杨柳絮就明显增多了。
“尤其是呼家楼附近,感觉杨柳絮多到离谱,骑车路过的时候,像是要糊在脸上,白毛不停往鼻子钻。”纪女士介绍,她患有鼻炎,外出后鼻子难受,嗓子也痒,严重的时候感觉脸也是痒的。
与此同时,多位住在北京顺义的居民向记者介绍,因附近的树比较多,坐公交车出行时,还能看到窗外的杨柳絮像下雪一样,“风大的时候特别明显,特别夸张。”
北京顺义区马路上飞扬的杨柳絮(受访者供图)
据预报,4月上旬,北京城区进入杨柳飞絮首个高发期,主要影响五环内城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第二个高发期,主要区域为城区和平原区;5月中旬为第三次高发期,主要区域为山区。
北京顺义的市民在公交车拍到的窗外飞絮(受访者供图)
记者注意到,除北京之外,天津、河北等地也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街上白毛乱飞。在天津出差的姚女士介绍,她在天津西站地铁口附近,也遇到了大团大团飘起来的杨柳絮,“白毛一团一团已经飘进了地铁站里面。”
专家:过敏体质人群回家要及时洗鼻漱口
据了解,杨柳树属于雌雄异株,飞絮来自杨柳树的雌株,是杨柳树种子传播和繁育后代的一种生理现象。杨柳树在北方地区的适应能力强,在华北、黄淮一带种植广泛,所以杨柳飘絮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华北、黄淮一带。
街头飞舞的杨柳絮让不少过敏患者苦不堪言。一位家住丰台区的蒋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患有严重的鼻炎,所以每逢春天杨柳絮的季节都非常痛苦。
“打喷嚏和鼻塞的症状比较严重。”蒋女士称,每到春季,她出门必须戴好口罩,室外再闷也不能摘下来。有时鼻塞的症状会非常严重,回家后要赶紧用洗鼻器冲洗缓解。
过敏患者该怎么办?此前,武汉市第四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肖昌武接受记者采访时曾介绍,具有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病史的患者,最易受到杨柳絮的影响,这类患者常常存在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杨柳絮、花粉在空气中广泛存在,浓度较高,进入患者呼吸道后非常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此外,免疫力较为低下的老人和儿童对过敏原的敏感性更高,且老年人多伴有其他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也更加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呼吸科主任张海邻接受采访时表示,从致敏机制看,杨柳絮本身并非强致敏原,但其物理特性加剧了过敏风险——絮状纤维可携带花粉、灰尘等过敏原接触、进入人体,并因黏性物质刺激黏膜。
“戴口罩是防护杨柳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张海邻表示,在外出回家后,用清水及时清洗面部,使用洗鼻器或鼻腔喷雾清洗鼻腔,同时漱口,可以有效清除鼻腔内的杨柳絮和其他过敏原,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一些出现严重过敏症状的人群,可以选择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来进行预防。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介绍,北京市已开展多部门联动,通过喷洒可自然降解的“凝絮剂”、手提“吸尘器”等防治手段,降低飞絮对市民的影响。近年来,北京市也正逐年更换树种,减少飞絮的产生。如有一些杨树和柳树,到了更新采伐的年龄,就会用其他的乡土树种进行替换。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