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观众到守护者:济南市博物馆里的“95后”与“00后”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1:1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投入到博物馆中,让古老的文物与朝气的青春碰撞。近日,记者采访济南市博物馆两位年轻讲解员,讲述他们与博物馆的故事。

29岁的“老讲解员”

在济南市博物馆的讲解员队伍中,29岁的孟萌称得上是经验丰富。

今年是孟萌在济南市博物馆的第五年,偶然机会下,2020年她来到了济南市博物馆,担任讲解员。在此之前,孟萌与博物馆的交集为参观与被参观。

从参观者转变为“博物馆人”,身份的变化让孟萌感受颇多。“从布展到展出、从展品的布置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一场展览的背后凝聚着很多人的心血。”

孟萌告诉记者,她以前对博物馆讲解员的认识并不深入,等真正投身这个行列后才发现,讲解员的工作细致而繁琐。“文物名牌上的短短几行字,其实代表了几千年的历史,作为一名讲解员,在准备的过程中,更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讲解员既要把讲解词读“薄”,又要将它读“厚”,他们需要站在不同年龄、地区观众的角度思考,在灵活运用讲解词的基础上,让观众更加了解博物馆所蕴含的魅力。“讲解员的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复杂,除了背讲解词之外,还要了解很多延伸的知识点,以防讲解过程中无法回答观众的疑问。”孟萌说。

对于孟萌而言,非文博专业出身的她,在接触博物馆这个全新的领域时,也付出了许多。展览多样、内容无法快速掌握?展品丰富、知识含量多?……面对讲解过程的一个个“难题”,孟萌选择一点点积累,遇到不懂的知识积极查找资料,主动向身边人请教,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带团讲解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比如说遇到学生团体,我就多用一些故事,结合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与孩子们提问互动。”

除了讲解之外,包括孟萌在内的讲解员还要在服务台向观众提供咨询服务,以及开展外出送展览等工作。四五年过去,孟萌告诉记者,原本性格安静的她,在与观众的交流中,变得外向活泼了许多,“在每一场讲解和服务中,传播了历史知识,成就感十足”。

博物馆里的“00后”

作为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的济南市博物馆藏品丰富,游客在这里可探寻济南的历史足迹。当“00后”遇见博物馆,双方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2001年出生的崔昕宇是济南市博物馆里最年轻的讲解员。与孟萌一样,崔昕宇此前也是一名博物馆爱好者,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在2024年来到了济南市博物馆。

崔昕宇说,他有些内向,但提起自己的工作来,他侃侃而谈。“我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讲解的场景。”崔昕宇仍印象深刻,第一次带团讲解时,刚开始声音都打颤,后来,随着讲解的深入,慢慢地沉浸其中。人生中的第一份纸质版讲解词也已经被他翻得打卷。

从对讲解工作一知半解,到如今得心应手,崔昕宇在讲解员的道路上慢慢成长着。“现在讲解也知道重点内容,在讲解展品时,也能够把展品和解说词结合得融会贯通,整体上讲解得越来越生动自然。”

在博物馆的工作经历也改变了崔昕宇的看展习惯。崔昕宇说,他每次旅游的第一站便是当地博物馆,关注最多的是馆内展品本身,但当自己成为一名讲解员后,参观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今年春节期间,崔昕宇参观苏州博物馆时,与以往只关注展品不同,这次他有意识地关注到博物馆内的说明牌和展墙等细节性的内容。“以前看文物的介绍词,都会一字一句地读完,但是现在也会抓住介绍词的关键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涌入”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也不例外。对于这个现象,崔昕宇也深有体会:“以前印象中,博物馆更多的游客可能是成年人带着小朋友,但是现在,很多像我一般大的年轻人对博物馆产生了兴趣。”

“只有让年轻游客对历史文化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传承历史。” 崔昕宇也在琢磨着,如何用更年轻、更新奇的表达方式向观众介绍文物背后的故事。

“历史从未老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和每一代年轻人重逢。”当博物馆遇见“95后”“00后”,青年们用热情与活力充盈着文化传承的全新表达。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