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福州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分类齐参与 低碳新时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1:25:00    

19日,福建省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今年的主题为“分类齐参与 低碳新时尚”。宣传周(5月19日至5月25日)期间,市城管委联合相关市直部门精心策划,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系列精彩活动,全民共赴绿色之约。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福州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五城区省级示范区全覆盖,打造1个省级试点县(市)、34个省级示范乡镇,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回收利用率达48%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88%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宣传周活动精彩纷呈

19日,市城管委组织垃圾分类志愿者、相关工作人员、居民群众收看由省住建厅、团省委、省妇联在泉州南安市联合主办的福建省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仪式。本次宣传周以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小区宣传、校园教育、设施开放为重点,开展政策宣讲、互动体验、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让分类知识“活起来”。

宣传周期间,市城管委将牵头开展多项精彩活动。

“分类第一线”设施体验开放日,按照应开尽开原则,开放福州市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分类收集转运设施、两网融合网点、分类科普场馆等垃圾分类设施场所,邀请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群众、干部职工、青年学生等不同群体,参加桶边督导,观摩分类设施等,体验垃圾分类转运处理各环节工作。

市妇联、市城管委等单位联合主办“垃圾分类·家家时尚”福州市巾帼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启动仪式暨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为垃圾分类巾帼志愿服务队授旗,发出垃圾分类倡议。巾帼环保讲师和垃圾分类志愿队,深入地铁站台宣传垃圾分类理念。

团市委、市城管委等单位主办“美丽新福建·青春在行动”垃圾分类研学营进社区活动,组织青年垃圾分类服务队,开展知识宣讲服务等活动,共同增强青少年和市民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

“党风政风热线”直播,市城管委作为2025年5月“党风政风热线”直播上线单位,将以垃圾分类工作为主题,宣传福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就奋勇争先年如何创新突破、提质增效开展访谈。

结合2025年第二季度“一季一主题”垃圾分类志愿宣传活动,市城管委组织全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开展进小区、进商超、进公园等垃圾分类志愿宣传服务,让垃圾分类理念和知识入门入户、入脑入心。

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盘点

持续深化“三端四定”模式

自2019年5月起,福州全面推行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这一年,福州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垃圾分类“三端四定”机制,构建起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2020年底,福州实现城区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2023年起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社区和物业自治。

目前,福州前端分类收集体系不断完善。城区3588个小区建成5000余座定时开放、标准化管理的分类屋(亭),配备分类督导员开展桶边督导与宣传。同时,100座环保驿站、3个大件垃圾集散点及41个有害垃圾集中收运点相继建成,推动居民分类准确率提升至85%左右。

中端分类收运体系健全有序。16家运输企业、600多辆统一标识的运输车承担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任务。小区推行“公交站牌式”收运,设置363条线路、3000余个站牌(点);沿街商铺实施“摇铃上门”收运;严格落实“桶车一色、专车专用”等作业规范,严禁混装混运行为,并通过车辆定位系统实时监管作业轨迹,确保清运及时。

后端分类处理体系完备先进。自2017年起,红庙岭园区以“国内一流、国际领先”为标准,累计投入53亿元建成22个处理及提升项目,形成体系完备、技术先进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近年来,该园区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完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

前端,福州建成100座环保驿站,分类屋(亭)设置大量废玻璃收集桶与废弃泡沫收集区。全市3668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实现可回收物有效收储。

中端,173个中转站及6辆专用运输车保障可回收物从环保驿站运输至分拣中心。

后端,福州永丰再生资源智能分拣中心与福州城投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先后落成,大幅提升可回收物分拣处理能力。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合力

福州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管理体系,将垃圾分类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工作,明确社区和物业企业主体责任。有物业小区由物业企业负责,无物业小区由社区兜底,配备工作人员和志愿督导员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同时,福州强化多职能部门协同,开展联合检查。市城管委还通过“飞行检查”模式,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立整立改。属地城管执法部门开展常态化执法,推动分类工作落实。

创新形式强化宣传教育

市城管委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以“一月一主题,一季一高潮”模式开展主题活动,联合制作垃圾分类动画片、推出双语广播微情景剧等,打造多元主题宣传载体。

团市委、市城管委、市妇联等多部门协同开展专项宣传志愿活动。教育部门完善分类教育体系,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全社会参与。

目前,全市组建185支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万名注册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达43.5万小时,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此外,全市已累计开展3万余场分层分级精准培训,压实各级主体责任,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坚实保障。(记者 赵铮艳)

来源:福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