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肖振华:与AI握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7:06:00    

从不吟诗作赋的若兰写了首诗,发在朋友圈:“阴雨霏霏湿教堂,站台孤影待车忙。忽惊对面霓虹下,袅袅佳人秀时装。”不说内容,形式上算是一首仄起平落、音韵和谐的七言绝句。正诧异于这迟来的诗情,忽见下面还有一行字:“AI诗句”,退休老同事手握“腾讯元宝”,让银发年华押上数字的韵脚。

科技的发展,拓展和丰富着人们的各种技能,不会烧菜的有自动烹饪锅,不会拍照的有傻瓜摄影程序,舞文弄墨也不是文学爱好者的专利,各种AI工具都可以捉刀代笔。过去写好文章有一定的门槛,文人墨客学有专长。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中说,王勃因才华横溢,常受托为他人撰写文章,所得酬劳丰厚,家中“金帛盈积”。当年《天龙八部》在《明报》连载,金庸赴欧洲,为避免“断更”,邀好友倪匡代笔,倪匡擅自将阿紫双眼写瞎,金庸只得通过“游坦之献眼”弥补剧情漏洞,一时传为文坛佳话。现在的AI将代笔发展到了极致,凡是你想得到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只要几个关键词,一挥而就,倚马可待。早在去年年初,日本小说家九段理江就说,她获得日本最高文学奖项芥川文学奖的小说《东京都同情塔》,有5%的部分是AI直接生成的。

年初的DeepSeek横空出世,其中文写作功夫了得,模型能捕捉语义场中上百个潜在关联维度,覆盖多个专业领域的隐性知识,能在文本中嵌入较多情绪元素,从而增强文本感染力。然而AI毕竟没有生活经验和情感认知,它只是物理属性的递进,缺乏文学独有的灵动与深度。贾平凹《秦腔》的手稿,从“吼声震落枣花”到“吼声把月光震成枣花簌簌”的修改,从摹形到通感的转变,正是文学不可被计算的灵光所在。汪曾祺写《受戒》,明海和小英子在芦花荡划船的场景,若是AI来写,恐怕要添上“粼粼波光映照着青春的悸动”之类的修饰,但原文里那句“惊起一只青桩,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留白存真,胜过万千辞藻。

老同学阿龙为了写小说,常常是床上凌乱不堪,桌上杯盘狼藉,沙发上堆满了换下待洗的衣物,他感叹道,原本指望以后AI做家务,谁料它来抢我的笔,哪天我真的缴了械,只能去做家务了。阿龙自然不甘心做家务,他从朋友那里租了台餐饮机器人,但它分不清酱油瓶和醋瓶,做出来“老抽炒西瓜”黑暗料理;在厨房洗碗,9个碗能摔碎8个,还在满是水的地上跳起了“科目三”。阿龙说还有更夸张的,有人花几十万元买了人形机器人,连叠个衣服都费劲,碰上复杂点的家务活,没有指示图纸,就说“当前系统版本不支持”……AI应用于家务拙手笨脚,在柔性抓取、复杂环境感知等环节仍需时日。

都知道谷歌开发的阿尔法围棋机器人,2016年以5局4胜击败韩国围棋棋王李世石,成为人工智能的里程碑。但时针逆转,1985年也有一场人机大战。机器人棋手和全苏联国际象棋冠军古德柯夫对弈,机器人‌连输3局后,瞬间“恼羞成怒”,伴随火花迸发,向金属棋盘释放高压电流,致使古德柯夫当场触电身亡,人们才惊觉现代技术藏有青铜诅咒的暗面。至今AI技术蕴含的诸如‌虚假信息、‌技术漏洞及‌数据污染‌等事故风险,仍然没有完全释放。我们可以把记忆交给云端,把导航交给卫星,但不能把思考交给AI,把决策权交给算法。前些年我买了一辆特斯拉,至今没启用自动驾驶功能,在它的安全保障还未尽善尽美、万无一失时,不能轻易地把自己完全交付出去。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父亲跟在后面反复叮嘱:把稳龙头,捏着刹车,万一刹不住,用双脚蹭地减速。用自己的手脚操控,这是一种不能忘记的朴素智慧。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心理学家证实,频繁使用智能导航系统的人往往环境记忆力下降,方向感更差,自身的寻路能力也会受损。AI作文看多了,就会发现诸如“暗合”“像极了”等无处不在,词语雷同,文风相仿,形容词泛滥,“伪深度”浓郁。文友老费的公众号是我爱读的文字,但那天他发朋友圈的新作,一改原先他特有的古拙质朴、情真意切,突然变得辞藻光鲜,如同一枝没有生长过程的塑料花。我读后留言:“是AI写的吧?”迄今为止,我们与AI握手,还得保持一定距离,不能交付出我们借以立身的判断力和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