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细节影响大市场 汽车门应该怎么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9:25:0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各大车企品牌在性能、价格、技术、外观设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竞争。其中,车门把手尽管只是一个小细节,但也有不少车企在这方面“大做文章”,以致在汽车的安全性、实用性与美观性方面引发市场争论。业内人士指出,汽车品牌进行的持续创新有助于行业发展,而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则将引导创新活力聚焦更有价值的方向,助力产业长期良性发展。

汽车门把手迎来行业新规

记者了解到,隐藏式门把手早期曾少量出现在超跑或超豪华车型上,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隐藏式门把手凭借其美观、科技感强等优势,获得了新能源车企的青睐,2010年后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方案逐渐流行起来,特斯拉、问界、极氪等多个品牌都在旗下产品上采用了这一设计。

所谓隐藏式门把手,就是将门把手“藏起来”,与车身融为一体,这种设计使得汽车的外观更加流畅、简洁。

根据懂车帝的数据,今年4月,中国市场销量排名前100的新能源车型中,隐藏式门把手的搭载率约为60%。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研究部部长朱一方认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隐藏式门把手在各新能源车型中迅速普及,一方面,隐藏式门把手技术难度较低、成本增加较少,但却能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产品的科技感;另一方面,隐藏式门把手能够使车身线条更加简洁,更符合年轻群体简约时尚的审美观念。

但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市场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问题,包括强度不足、控制逻辑存在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等,这些问题带来了潜在的逃生与救援风险,例如,在碰撞、起火等事故中,可能因断电而致使电动式外门把手、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失效,增大救援及逃生阻碍等。

吉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如果门把手无法顺利解锁和弹出,车外救援人员和车内驾乘人员无法快速打开车门,这将对救援效率造成直接影响。“碰撞解锁和弹出把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大量的场景,并进行从零部件到系统,再到整车的试验验证,以确保功能的稳定性。新技术可以使用,但衍生的潜在问题也必须做好充足研究以加以应对。”

不久前,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拟对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等作出规定。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从救援逃生角度,应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在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

懂车帝汽车安全测试负责人东门健男对记者表示,电子门把手的创新与安全性需加以平衡,当前设计在紧急救援场景下暴露了部分缺陷。“车企产品要真正平衡科技感与实用性,强化机械结构的可靠性和操作统一性,以保障用户生命安全。”

消费者重点关注安全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市场对于隐藏式门把手的态度,记者走访了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门店,并对多位消费者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消费者对于此次汽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关注度颇高,绝大部分接受采访的消费者都表示有所了解。

“隐藏式门把手的科技感确实吸引人,但此前在网上看到碰撞后车门打不开的消息,心里总不踏实。”在北京大兴荟聚商场,刚在特斯拉门店看车的消费者张先生直言,“希望相关标准出台后车企可以进一步完善设计,以提高保障性能。”

来自北京丰台的李先生也对记者表示,他过去一直开的是燃油车,虽然正在计划更换一辆新能源汽车,因为他对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智能化功能都很感兴趣,但对隐藏门把手仍然心存隐忧。“我买车主要是为了家庭出行,智能化的功能当然好用,但最重要的还是安全。”

正准备结婚的小王对于隐藏式门把手很感兴趣。“特别是各类不用接触就能开门的感应式门把手,科技感很强,让人感觉很酷。不过,汽车安全问题确实也需要关注,我比较青睐隐藏式门把手和应急机械门把手结合的方案。”小王对记者表示。

“相关文件发布后,来店里看车的消费者对于门把手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不少消费者会主动询问车型的门把手情况,并想了解之后推出的产品是否会有所调整。安全是很多消费者买车的重要关注点,蔚来应该也会按照官方要求进一步改进产品。”蔚来某门店店员告诉记者。

在围绕近期新能源汽车交通事故案件的讨论中,隐藏式门把手是否能及时打开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不久前,一辆小米SU7在德上高速发生事故,致3人死亡,有观点质疑其门把手在事故发生后是否能顺利打开车门,小米汽车此前回应称,就事故时车门是否能够打开,还没有准确的结论。去年四月,一辆问界新M7 Plus在山西发生交通事故,AITO汽车回应表示,事故车辆门把手控制器因碰撞无法收到弹出信号,施救人员破窗拉动机械车门内把手开门实施营救。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指出,多起电动汽车碰撞事故中,可能因车门把手断电失效或操作复杂延误救援,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成为新规出台的直接动因。“门把手是车辆安全的关键防线,规范设计是为行业创新‘系上安全带’。”

标准完善助力产业良性发展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

建议书指出,国外暂无与本标准相关标准。国内与汽车门把手相关的标准对门把手的耐久、强度、耐高低温、耐振动、耐腐蚀等方面提出了技术要求。但是,随着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应用,暂无标准对其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提出技术要求。

“长期以来,以新能源车型为代表,汽车车门把手设计逐渐多样化,但由此也带来一些风险,此次工信部就汽车车门把手设计标准征求意见正逢其时。借此次工信部征求意见契机,可以建立起安全标准和行业规范。品牌在门把手设计方面也应当优化方向,保留机械解锁冗余,确保极端情况下(如断电)可手动开启。”东门健男说。

纪雪洪表示,标准不是限制创新,而是为创新护航。“未来,车门把手的设计应该像安全带一样,成为用户无需思考的‘安全本能’。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迭代速度在全球领先,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企业和主管部门积极应对,从而推动产业向着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工信部新规的出台展现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标准制定上的进一步完善。“针对隐藏式门把手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进行合理的整治。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中,中国发展飞速,未来不仅要做技术引领者,更要成为安全标准的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