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念樵 本报记者 杜怀宇
绥芬河市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为着力点,将智能化、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政务、商务、民生等领域,依托大数据资源开放、大数据智慧治理、大数据惠民服务等数字化平台提供数据资源支撑,促进城市发展模式和形态转型。
创新智慧政务,以“新渠道”助力便捷服务。绥芬河依托省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市场准入、行业许可、户籍业务、医保办理等各类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资源,积极与行业部门连接,开展自主化申报。持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拓展政府服务渠道,实现全省范围内营业执照、社保卡等各类电子证照数据71项信息共享,提升城市服务辐射能力与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办结率达100%。创建“绥域安”政务平台,采用内网运行模式,统筹公安、社区、边防、水务、应急等单位安全信息,设置民警入户、社区入户、车辆核查、边境管控等六大功能模块,促进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创新智慧商务,以“新模式”激活全域发展。打造“绥易展”数字展览平台,为参展企业和个人提供展前展中高效综合服务。第九届中国(绥芬河)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期间参观人数达4.5万人,对接专业采购商及意向客户1050人。拓展“绥易融”数字金融平台,展示涵盖优选产品、跨境结算、热点政策等多个模块,为意向企业提供优质信贷、外汇结算、热点政策等多元服务,并与金融超市和跨境金融服务站相连接,提供金融“一站式”服务。累计受理企业线上咨询业务并帮助对接银行95户,成功授信7100余万元。打造“绥意游”智慧平台,构建数字化文旅场景,掌上即可体验包含景区介绍、地图导览、VR绥芬河等12个板块的一站式智慧服务。
创新智慧民生,以“新体验”实现美好生活。打造“绥芯学”智慧教育大厅,构建“国家—市—校”三级教学资源仓,在全省率先实现云端双师教学、云端域外研学等创新形式,集成各级各类教学资源10万余条,创建本地优秀教育教学资源1000余个,联合外地学校开展教研活动20场次。平台集成全市校园各领域监控网点,重点区域与110警务中心联网,实现可视化安防。同时,专职人员可通过平台云端随时查看全市校园、班级和师生的情况动态,极大提高管理效能。打造“绥医养”智慧信息平台,为患者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主要医疗服务功能全部实现手机移动化,通过小程序或者微信平台即可享受到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实现医共体各院区互联互通,共享稳定高效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