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有一日,因某件公事要找一位异性前辈,彼时手机尚未普及,打的是宅电,接电话的是其太太。电话通了,那头传来一句警觉的讯问:“侬啥人?”我报上姓名,然后是停顿,接着听见那边不知因何而起的争执声,声音有点远,但分明是那太太在骂这位前辈。忽然疑惑,自己是第一次打他宅电,要讲的也是光明正大之事,何以惹纷争?其实,有些前辈的妻子甚是得体。同样是宅电,打过去,说,我找某老师。对方即呼唤“某某某,你的电话”,或客气地说:“请稍等。”
夫妻双方,一方职务升迁或声名日隆,另一方无甚进步,因此生出危机感,对配偶和异性的往来特别敏感,可以理解。倘若不顾体面,时时着相,失分的还是TA自己。
林黛玉和贾宝玉三观一致,品位相近,但不被长辈看好。为此,她时时为木石前盟悬心,处处为金玉良缘紧绷神经,乃至抑郁成疾。貌似大方的薛宝钗,也为金玉良缘费了些心机。在宝玉面前,她观赏了宝玉的玉,展示了自己的金锁,念了玉上锁上刻的句子,意味深长。倒是大大咧咧的史湘云,从不掩饰她喜爱金麒麟,也敢于表达对林黛玉小性儿的不满。她雪天大啖烤鹿肉,暮春醉卧芍药裀,憨直爽快,颇为讨喜。年少时受婶婶苛待,她从不抱怨;丧夫后独守寒塘,也是光风霁月。《红楼梦》里一众小姐丫鬟年轻媳妇,称得上大气的,唯探春、湘云和鸳鸯三人。
现实生活中,遇到大气之人,是一种福分。近朱者赤,自身也会变得大气。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大学士张英老家的住宅旁有一小块空地紧邻吴家。吴家建房时越界,占了张家一部分空地。张家人火速写信告知张英,张英读罢,不赞成家人惊动官府,在家书上题了这首诗。张家人因此向后让了三尺地基,吴家被张英的大度感动,也向后让了三尺。两家之间,从此多了一条长达百米的六尺巷。
湘云的大气出自天性,或曰基因;大学士张英的大气,源自对人生和天地万物的哲学思考。“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此境界,自然不会在意邻居的越界。
大气,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品格。虚伪、浮夸、奢靡、矫饰,都会露出马脚,大气是装不出来的。一个人是否大气,不可听其言,只可观其行。有的人满嘴不耐俗务,实则心机深重。静观其行事,日久必有破绽。比如薛宝钗,在众人眼里,她说话周全行事妥帖,十分大度,是宝二奶奶的最佳人选。滴翠亭嫁祸林黛玉,就凸显了她“皮袍下的小”。史湘云和林黛玉闹过不快,事情过去,依然可以坦诚相见,月夜联诗。
与大气之人往来,如沐春风,如观江月,心胸自会开阔,心绪亦会畅快,更会忘却诸般不如意。用时髦的话语形容——自带正能量。譬如苏轼,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被剥夺俸禄。他亲自躬耕稼穑,养活全家。东坡肉、赤壁赋、苏堤桃柳、海南首位进士……读他的诗词,了解他的生平,后人唯有钦敬。回顾一生,苏东坡写下《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明心迹,叙平生,悟禅机,道哲思;自嘲,亦他嘲。读到它,那些打击迫害他的政敌,不知会不会羞愧。
人生的旅途上,若有幸结识大气之人,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抑或同学同事,务必奉为至宝,尊重之,学习之,珍惜之。吾等俗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