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石家庄铁道大学:围绕国家战略,彰显担当作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6:50:00    

“联手攻克一批核心技术难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铁大方案’;构建‘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的协同育人模式,培育更多‘懂技术、善创新、能落地’的铁路英才……”日前,石家庄铁道大学与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年来,石家庄铁道大学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全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激励大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取得了一系列实打实的成效。

科技创新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往往需要多年积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参加国家引进TBM盾构机集中编译攻关并现场指导安装调试开始,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郭京波教授就开启了他的“盾构人生”。2009年8月,由郭京波团队设计的首台“吉祥号”国产盾构机下线,应用于北京地铁6号线。这是一台直径6.15米、性能稳定、质量可靠、成本低廉的土压平衡盾构机。

后来,陆续生产的同型号盾构机广泛应用于国内10多个城市的地铁建设中。其中,2011年11月,投入北京地铁十四号线建设的直径10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实现连续掘进3.15公里、最高日进尺28米、最高月进尺592.2米的傲人成绩。

如今,石家庄铁道大学的盾构机项目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成为该校最鲜亮的名片之一。

2024年9月,石家庄铁道大学联合河北建投集团承担了省科技厅“液态空气储能”揭榜挂帅项目,一次性成功实现国内首套兆瓦级并网发电。该项目具有储能密度大、选址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安全性高、寿命长等优点,将在电网调峰、火电灵活性改造、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工业储能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这一项目的核心技术研发人员,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折晓会教授主要从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存储研究。2021年,折晓会教授被引进学校后就立刻组建团队,接续开展相关理论研究。近年来,团队相继成功研发液态空气储能四联供技术多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国家专利30项,为空气储能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2022年12月,揭榜挂帅“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在石家庄市鹿泉区启动建设中试电站。如今,一座现代化液态空气储能商业电站已近在眼前,即将生根发芽结果。

“强化有组织科研,构建服务国家战略、面向工程前沿、契合产业需要、融入地方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校长齐西伟说。

在石家庄博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作为派驻该企业的科技特派团负责人,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胡连海完成了“不锈钢精密铸件电弧增材制造技术修补”成果转化,凝练并解决企业技术需求7项,其中6项为关键核心技术。他所在团队因此被评为2024年石家庄市优秀科技特派团。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按什么要求开展订单式培养。”近年来,石家庄铁道大学与国铁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天津港集团等建立了稳固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合作关系。

据该校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郭斌介绍,学校近年来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措并举拓展就业渠道。2022—2024年,北京市用人单位来该校遴选毕业生2712人,天津市优选毕业生1051人。

今年,天津外轮理货有限公司专程来校签署合作协议,公司第一年即接收该校毕业生20人,并探索青年精英孵化项目,促进人才快速成长。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职工队伍建设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依托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这是我们的使命和机遇。学校将持续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助力学校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该校党委书记冯文杰表示。(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铁风)

作者:周洪松 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