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连:“双盲”演练检验石化“大应急”能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07:04:00    

密封圈“烈焰”腾空、防火堤内“池火”蔓延、储罐全液面“燃烧”,一座1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因“雷击”突发火情……近日,大连市大孤山化工园区东北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储备库内,警报响起,一场不提前通知、不预设情形的“双盲”石化火灾扑救实战演练打响。

企业消防系统率先启动,罐体喷淋形成白色水幕。接到报警,大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数字化预案一键触发:石化特勤一大队的“红色战车”呼啸而至,应急、环保、卫健等23个部门的190名应急人员、46台车辆同步响应。

智能侦察与决策即刻展开——

看高空,双光无人机与气体检测无人机编队组成“天眼”,实时回传罐顶温度和火势蔓延趋势。

看地面,防爆机器人抵近罐体,精准监测温度、毒害气体浓度及现场风向风力,数据实时汇入指挥部物联网平台。

看指挥部,三维作战部署图上,企业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压力、流量等数据以及气象信息、水源分布等一目了然,为科学、高效决策提供依据。

“高喷炮灭火控火,自摆炮辅助冷却!”现场指挥员一声令下,62米大跨距高喷消防车等扬起巨臂,泡沫混合液直击罐顶;移动暴风雪等地面装备从不同角度喷射,由远及近在防火堤内形成灭火网。远程供水系统与消防艇联动,水流持续补给;泡沫运输车与输转泵组成“补给线”,灭火泡沫液不间断供应。从高空压制到地面攻坚,各编组沉着应对,配合有序,将火势逐步压缩。

“不打招呼、不设脚本,就是要检验真本事。”大连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李永峰表示,演练既考验新装备的实战效能,检验“机器人编队化作战”等创新战术,也进一步锤炼供水、供液等关键环节的无缝衔接能力。从企业初期处置到多部门协同,每个环节都直指“大应急”体系的实战能力。

筑牢石化安全防线,大连以科技赋能强化“大应急”能力。投入62米大跨距高喷消防车等专业消防车74辆,组建五大类47架无人机编队,构建起“高空+地面+远程”的立体作战模式,有效减少人员抵近风险。应急、气象、电力等部门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形成“监测—预警—处置—评估”的完整闭环。

小贴士

石化产业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夏季天气炎热,各类可燃、有毒有害物质极易挥发,危险化学品发生燃烧、爆炸的风险增大。要严格特殊作业审批,加强危化品仓库、罐区、堆场等危化品储存场所的防火、防爆、防晒、降温、冷却等安全设施检查,超前研判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风险,消除问题隐患。

(辽宁日报 记者 于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