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滨州已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生产经营单位达12791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7:15:00    

鲁网5月23日讯5月23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2025年“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新闻发布会。据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应急管理保障中心主任高景生介绍,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安委会统一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行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滨州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省规定的时间节点推进,各有关企业结合实际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鼓励企业一线员工积极举报身边的事故隐患,对员工发现事故隐患向本企业报告,经核查情况属实的给予奖励,调动企业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建章立制,周密部署。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下发《关于推行企业事故隐患内部举报奖励制度的通知》(滨安办发〔2023〕27号),就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作出安排部署,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接续推进,要求重点行业领域6月底前、其他行业领域12月底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建尽建,规范运行。截至目前,全市排查出应建奖励机制的生产经营单位14604家。

加强宣传,广泛发动。通过滨州市应急局微信公众号全文公布、一图读懂、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解读。公布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3起,提高社会知晓度。印发《关于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宣贯工作的通知》,督促各行业领域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建立“三个一”(即开展一次动员部署会议、发放一张明白纸、企业开展一次内部培训)推进机制,有序推进企业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建设,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为各县市区印发宣传明白纸1万余份,并要求各县市区同步配套印发宣传明白纸及宣传海报。

加强督导,强力推进。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受理人员和报告途径,明确事故隐患报告奖励的问题情形和奖励标准,并对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实施台账管理,落实闭环整改。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采取职工大会、班组会、微信群、宣传栏等形式宣传、解读本单位奖励机制有关内容。组织深入学习贯彻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进一步提高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质效。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每月调度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落实情况,确保取得实效。

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市应急局创新开展“标准化提升方法”和“九个一”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一人一建议”活动明确要求企业全员参与,并对企业员工提出的内部隐患实施奖励。“一奖”,即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整治。坚持试点先行,按照“先行先试、以点带面、辐射引领”思路,先后选取1351家企业分三批次开展试点,推动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真正在一线落地开花。试点以来,召开经验交流会3次,邀请11家企业培训交流经验做法,开展“面对面”帮扶、“手把手”指导,每年组织暗访检查评估,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向前”的氛围。真正让安全责任落实由口头落到行动,安全生产从治标走向治本。

自2024年7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出台以来,至2025年4月底,全市14604家生产经营单位中,已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生产经营单位12791家,内部报告问题隐患60773项,奖励金额299.58万元。

下一步,市应急局将坚决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工作要求,发挥社会共治,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在推进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上持续发力,做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