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历史知识 游戏攻略 人物百科 生活常识 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瘢痕深处辟通路,静疗巧手解危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4:32:00    

在医院的日常诊疗中,静脉穿刺是护理人员最基础的操作之一,也是治疗最基本的保障。但面对特殊患者,这根小小的针头却可能成为他们就医路上的“拦路虎”。近日,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就遇到了这样一位患者,幸而静疗组护理人员用专业与担当,化解了这场“危机”,也让患者感受到了医者的温度。

7月7日,一位特殊患者因“右耳突发性耳聋”入住市五院耳鼻喉科。这位患者的情况堪称“穿刺禁区”:10余年前的意外让他全身97%皮肤被烧伤,术后遍布的陈旧瘢痕坚硬如壳;叠加18年糖尿病和10年高血压病史,导致血管条件极差。多年来,每次住院,静脉输液穿刺都是医护人员面临的巨大难题。

患者入院后,耳鼻喉科医护人员尝试穿刺时发现,坚硬的瘢痕组织将血管紧紧挤压、包裹,肉眼难辨、触摸无感,常规方法根本无从下手。为不耽误治疗,耳鼻喉科护士长李丹立即申请静疗组会诊。

此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手外二科护士长宋瑶接到会诊通知后,深知患者治疗不能拖延,当即返回医院,第一时间赶到患者病床前评估情况,为后续穿刺争取了宝贵时间。她仔细检查患者四肢及全身可穿刺部位,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和扎实功底,在右手拇指根部锁定一处条件相对较好的微小血管。全神贯注间,穿刺针稳稳刺入,动作精准轻柔,静脉留置针成功留置,回抽顺利、输液通畅,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患者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然而,7月9日,因输液不畅且少量外渗,留置针被拔出。再次会诊时,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患者全身已无任何可穿刺的外周静脉,每一寸皮肤下的血管都像隐匿在瘢痕迷宫中,穿刺难度较之前成倍增加。

危急时刻,静疗组组长张涤迅速组织会诊,甲状腺肝胆肿瘤外科护士长周洋接到通知后立即赶来。面对“无孔可入”的困境,两位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没有退缩,经过仔细评估,她们决定采用超声引导下留置中线导管的方案。

在超声仪器的精准定位下,周洋护士长全神贯注,凭借超高的专业技能,她小心翼翼地完成穿刺操作。当中线导管成功留置、管路通畅的那一刻,患者激动得热泪盈眶说:“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这些年住院,打点滴是我最畏惧的事,每次都要受不少罪。今天看你们用新仪器,我还直犯嘀咕,没想到这么快就扎上了。你们不仅技术好,还愿意花心思,有耐心,让我少受了好多苦。以后像我一样血管不好的病友,也不用再怕打点滴了。”

从徒手寻找到超声引导,从外周静脉到中线导管,市五院静疗组用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帮这位特殊患者闯过了“穿刺难关”,既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医学之路从无坦途,每一次面对复杂病情的挑战,都是对医者初心与能力的双重考验。沈阳市五院的医护人员们,用一次次精准的操作、一份份不肯放弃的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担当。正是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与对专业的执着,让他们总能在困境中为患者劈开新路,用温暖与力量守护着每一个渴望健康的生命。

来源: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